抛开东京、大阪、北海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怀着几分好奇进入日本中部的北陆地区,无论是金光闪闪的城市还是雪山脚下的宁静村落,都会让你感觉新奇而美妙迷人。
日本中部的北陆地区
福井县位于日本中部地区的最西端,它有面朝日本海、长而陡峭的海岸线,但当地人似乎更愿意将传统文化展现给我们,在到达第二天的中午,我便出现在一个叫后濑山的地方。尽管传统和式午餐地道美味,但长时间盘坐榻榻米仍让人感觉不那么自在,需要起来活动一下,就在我站起身舒展腿脚,无意向窗外瞥了一眼时,一幅美妙画面出现眼前:透过二楼房顶乌黑发亮的瓦和下边餐厅静谧的花园前景,一条窄窄的小路向远方延伸,两边是颇有些年头的两层木质结构房子,尽头处一个古朴肃穆的神庙,整条路上没有人,也没有车,一派宁静致远的氛围。
寻常生活中流露出浓厚的东方禅意
▶推荐景点:
❶三方五湖
鼎鼎大名的三方五湖
若狭町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里有大名鼎鼎的三方五湖,三方湖、管湖、水月湖、日向湖、久久子湖这五个大小不一的湖泊被狭窄的陆地与大海隔离开来,形成美丽的群湖风景。坐缆车十分钟工夫上到山顶公园,便可以远眺三方五湖的迷人风景。
地址:福井县三方上中郡若狭町气山18-22
开放时间:8:00~18:00
❷小滨市若狭筷子馆
福井县以出产筷子而闻名日本,很多高级餐厅中的筷子都产自于此,不过在这里,筷子的原料不是木头,而是贝壳,要了解这一切,小滨市若狭筷子馆是最好的去处。你不仅能买到各种各样的筷子,还可以亲自动手,做出一双只属于你的筷子。
地址:福井县小滨市福谷8-1-3
营业时间:9:0017:00
金泽
繁忙的交通,霓虹灯闪烁,到处是高级商场、酒店,连火车站都洋溢着浓厚的新世纪设计风格,没错,这些景象不免让我将石川县的金泽市与东京、大阪等地方联系起来,其实金泽的繁荣颇有历史,早在幕府时期,,这里就因为盛产稻米和金箔而富甲一方了。
离喧嚣市区不远的长町仍像百年前一样静谧与安详,当年这里是统治者前田家族手下中高级武士的居住地,街两旁古朴的院墙底部用巨大的石头堆砌,一条曲折的小溪蜿蜒其间,虽已流了百年,但仍清澈可鉴,每一所房子院落中,都有不少苍天大树,默默诉说着这里的不平凡。
野村家保存完好的宅邸就位于这一区域最深处,从这所恢弘的建筑,便可以看出这个当年前田家族的武士地位之高。它如今作为古迹、博物馆和茶室对外开放,让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到这里的历史与文化。脱鞋入室,顺着狭窄的木楼梯上到二楼、席地而坐,一边喝茶一边透过窗户细细欣赏小桥流水的花园风景,是所有人都乐于做的事,而在二楼那长走廊两边的房间中,则陈列着幕府时期的历史遗迹。
作为几乎全日本的金箔产地,金泽绝对以此自豪
寻觅历史外,要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城市的富足,一定要看看它金光闪闪的一面。作为几乎全日本的金箔产地,金泽绝对以此自豪。在同样古意盎然的东茶屋街,很多家精品店铺中做着与此相关的生意,觉得金首饰过于常规和俗气,那么这里还可以喝到飘着金箔片的热茶,用金箔包裹着的蛋糕,甚至是整桌闪闪发光的金箔全席。在这个富足的城市,金子从来都与寻常生活紧密相关。
在这条街上一家门面狭窄的店铺中,我找到了金光闪闪的“宝藏”,这是一家由家族经营的金箔店,已有百年历史,在一个角落中,上了年纪的师傅正制作金箔。“24K黄金,用十几道工艺加工,便可以制成金箔。”室内压造机巨大的声响,让店员要喊话我才听得见,“这道锤压工序能让金箔达到薄如蝉翼的精度,过去都是手工,现在已经用机器代替,但这仍需要精湛的工艺与丰富经验。”此时,老师傅正在对着灯光端详薄如蝉翼的金箔,那份认真与专注,仿佛打磨的不是金箔,而是人生。
▶推荐景点:
❶兼六园
由当时的番主前田纲纪在17世纪时建造,其名字源于中国的《洛阳名园记》,因兼具宏大、幽邃、人工、苍古、水泉、眺望六项特点而得名。它不仅是金泽地标性景致,还是日本三大名园之一。
地址:石川县金泽市兼六町
开放时间:7:00~19:00
票价:成人300日元
❷金泽城
金泽城位于兼六园不远处,从1583年开始兴建到明治维新,这里都是前田家族居住及处理公务的地方,1811年的一场大火几乎将这里付之一炬,如今,除了城墙高耸的石川门以外,其他的一切几乎都是后来重建的。
地址:石川县金泽市丸之内
开放时间:9:00~17:30
票价:成人300日元
❸近江町市场
这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市场不仅是当地人民的菜篮子,还是游客品尝美食的首选,市场中从高级餐厅到简陋的摊子应有尽有,各种本地美味都可以在这里吃到。
地址:石川县金泽市上近江町50番地
在日本中部沿日本海的各府县中,最有名的并不是繁荣的金泽市,而是隐藏在富山县群山中的小村落—白川乡的合掌屋村。一百多幢木房子,自三百年前至今,一直这般屹立于雪山脚下。
自富山市走上两小时山路,才能到达这里。从位于半山停车场到山谷底部合掌屋的这段路程,是每个人初步了解这里的时间。从路左手边向下俯瞰,蜿蜒的小溪两岸,一幢幢两三层高、大小各异的木头房子错落分布,它们都有一个尖尖、被蒲草覆盖的屋顶,形如人双手合十后肘部呈现的形状,这便是其名字的来历。
远观合掌屋群落,感觉大气磅礴,路上每向下走一点,我都会重新观察一下,生怕漏掉不同角度的美。而进入其中,感受的则是纯朴的田园生活。井下先生是一座合掌屋的主人,他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内,他的房子真实地还原当年的一切,还收集了很多与这里相关的古老物件,走入其中,俨然是在参观一个民俗博物馆。“由于冬天寒冷多雪,所以便有了如此因地制宜的建房工艺,60度锐角屋顶最大限度承载积雪,让过厚的雪滑落,而不至于压垮房顶,干草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房子的南北朝向与背后的山脉垂直,能阻挡顺而来的寒风……”说起身处的这座房子,主人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