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上日本邦

日本和纸:靠双手传承的千年工艺

当地时间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日本和纸正式收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去年的“和食”之后,又一项“和”文化申遗成功。此次申请的主体是“和纸 日本的手工和纸工艺”,包括“石州半纸”、“本美浓纸”和“细川纸”,这三种纸都是以楮的树皮为原料,严格按照传统工艺传承下来的。相关者表示,希望以此来传播日本文化新的一面,提高对传统技术继承问题的关注度。

《日本和纸:靠双手传承的千年工艺》

《日本和纸:靠双手传承的千年工艺》

和纸历史:源于中国,传承逾千年

日本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再将之发扬光大,发展成自家独有的东西。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造出价格便宜,适宜于书写的纸。据《日本书纪》记载,大约在公元610,中国的造纸术经过高丽传到日本,而之后又经过了大约100年,造纸业才开始普及全日本。到了平安时代(公元794年~1185年)日本的造纸与纸加工的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他们将中国传来的造纸技术加以改良,结合日本独特的原料造出厚薄均匀而且坚韧的和纸。

日本和纸与中国宣纸:异曲同工

2009年,日本的 “石州半紙”与中国的宣纸均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追又加了本美浓纸与细川纸,并称为“和纸”,

无论是和纸还是宣纸都是在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发展至今的。两者除了原料的不同外,在制作工艺上很相似。宣纸起于唐代,原产地安徽泾县,因此原料主要以当地常见的青檀树皮为主。日本和纸的以其特有的雁皮、楮等树皮为原料。

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上,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用竹帘抄成纸这一步。日本的和纸在制作结构上分为“表面层”、“背面层”以及“中间层”。“表面”和“背面”层与宣纸相同,将纸浆荡入竹帘中,经摇荡,使纤维沉淀于竹帘,水分从缝隙流失,如此反复,直到理想的厚度;而“中间层”为了保证纸浆的均匀以及纸的韧度,会在充分摇荡之后,扔掉余下的纸浆,再荡入新的纸浆,直到所需的厚度。据悉,这是日本和纸在制作过程很独特又很关键的一步。

跨越千年,这种传统制纸承载的文化价值逐渐超过了使用价值,它代表着古人的智慧和文化的沉积。目前虽然大部分是高效的机械制纸,但日本的半纸、美浓纸、奉书纸、鸟子等仍然坚持传统的手工工艺。

和纸的今天:在欧洲受欢迎

即使在西洋纸普及的今天,和纸仍是日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用于日本书道以外,在工艺品、日用品中也能看到和纸的运用。和纸以其轻薄而又坚韧的特质在现代艺术领域展示了新的魅力。据悉,在欧洲壁画、古书的修复中就大量使用了和纸。

《日本和纸:靠双手传承的千年工艺》

和纸的传承

此次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除了对和纸本身的特质给予肯定外,尤其对各地区对这一传统工艺的保护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日本主要的和纸产地都有专门民间组织推进这一传统手工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除了有计划地培养继承者之外,还会组织学校到工坊参观体验,有些地方还发展成旅游项目,推出“一小时职人培训”或“当一天的职人”,感受传统文化,体验手工制纸的乐趣。

《日本和纸:靠双手传承的千年工艺》

美浓和纸之乡会馆,人们可以体验传统手工制纸

资料:日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 人偶净琉璃文乐

2005年 歌舞伎

2009年 雅乐

2009年 小千谷缩 越后上布(织布工艺)

2009年 石州半纸

2009年 日立风流物(彩车游行活动)

2009年 京都祗园祭

2009年 甄岛的TOSHIDON(迎接神灵降临的仪式)

2009年 奥能登的田神祭(农耕仪式)

2009年 早池峰神乐

2009秋 保的插秧舞

2009年 チャッキラコ(女孩子跳的舞蹈)

2009年 大日堂舞乐

2009年 题目立(说唱民间艺术)

2009年 阿伊努传统舞蹈

2010年 组舞

2010年 结城紬(一种织物)

2011年 佐陀神能

2011年 壬生的花田植(祈祷丰收的传统仪式)

2012年 那智田乐

2013年 和食 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

2014年 和纸 石州半纸+本美浓纸 细川纸

石州半紙在2009年已经单独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追加了本美浓纸与细川纸,总体定位为“和纸”,因此日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收录数不发生变化,依然是22项。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