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上日本邦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拉面种类

日本拉面在日本的不同地区会根据当地人喜爱的口味而做出改变,久而久之就衍生出四种主流拉面流派: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塩ラーメン」

盐味拉面(shi-o-ra-men)

“西欧拉面”

盐味拉面相传是由初到横滨的中国居民带过去的,后来有一部分传到了北海道的函馆市,就在那里把盐味拉面保留了下来。

如果我们看到某一个拉面馆招牌上写着“函馆”二字,就说明这里一定是盐味拉面的主场。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醤油ラーメン」

酱油拉面(sho-u-yu-ra-men)

“肖右拉面”

首都圈的酱油拉面,是日本人民最喜欢的口味。酱油流派的代表要数福岛县的喜多方拉面,它也是日本三大拉面之一。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豚骨ラーメン」

豚骨拉面(ton-ko-tsu-ra-men)

“屯狗子拉面”

我们最熟悉的一种日本拉面应该就是博多地区的豚骨拉面了。乳白色的浓厚汤底让我们印象深刻,很多大型连锁拉面店都是这种流派。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味噌ラーメン」

味噌拉面(mi-so-ra-men)

“35拉面”

北海道地区的味噌拉面,以味噌作为汤底,有点咸,属于一种重口味拉面。很多当地人喜欢先吃面,剩下的汤再配上一碗米饭伴着吃。

为什么叫“35拉面”?因为简谱中3和5的唱名是“咪”和“嗦”,所以35拉面唱出来就是咪嗦拉面了。

拉面点餐

日本的拉面馆实在是太接地气了,拉面师傅会说外语的实在不多,所以我们最好能先了解一下拉面的基本套路。

由于拉面馆的翻台率太高了,师傅为了提高效率有时候会在店内设置自助点菜机让顾客自己解决。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像这种带屏幕的,客人哪怕根本不知道底下的日文是什么意思,也可以无障碍点餐!

不过这样的机器终究还是少数,更多的情况下,外国游客面对的都是这种根本看不懂的点菜机……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想要吃上自己心仪的拉面,我们首先要分辨出下面的这几种面类:

「ラーメン」

拉面(ra-men)

“辣闷”

「うどん」

乌冬面(u-don)

“舞动”

「そば」

荞麦面(so-ba)

“搜吧”

但是我们没法和自动点菜机直接对话啊,所以要换一种记忆方法。我们来划一划重点:

1、带一个叉儿“X”的,就是ラーメン,拉面

2、带一个“h”的,就是うどん,乌冬面

3、带花样“子”字的,就是そば,荞麦面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不不不,跑题了,今天先不说别动面,还是来看看拉面吧!

除了自动点菜机,许多拉面店还会给顾客提供专用点菜纸。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点菜纸上勾勾画画,配出自己的专属拉面。

大名鼎鼎的一兰拉面就是这样做的: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通篇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些选项从左到右都有一个递进的过程。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吃的清淡一点,就尽量往左边画,想要重口味一点,就往右边画。

「うす味」   「こい味」

淡   VS   浓

“五四阿吉”   “口以阿吉”

「あっさり」   「こってり」

清淡   VS   油腻

“啊仨梨”     “口忒厉”

拉面配菜

从第三行开始就是拉面的配料了,首先是一种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名配料:

「にんにく」

蒜泥(nin-ni-ku)

“您尼哭”

日本小饭馆里的蒜泥比中国的蒜泥要更加的细腻,吃起来根本感受不到蒜碎的颗粒感,辣度也会相应的减少一些。

但是吃多了嘴里的蒜味儿不会减少!不会减少!不会减少!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在大蒜下面那个有“青·白”之分的配料,一定就是葱花了:

「青ねぎ」

葱绿(a-o-ne-gi)

“啊哦内急”

「白ねぎ」

葱白(shi-ro-ne-gi)

“洗漏内急”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看过我们上期日式英语的基本法的同学,一定对日本人的外来语深有体会,在拉面里就有这么一种食材的名称来自中国,叉烧:

「チャーシュー」

叉烧(cha-shu-)

“掐修”

不过这日式叉烧和粤式叉烧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名字相同,但是可不能通用啊。

我曾在一家酒店的餐厅里吃到了带有粤式叉烧的“正宗日本豚骨拉面”,而且价格还不是那么友好。对于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一句关于叉烧的俚语: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もやし」

豆芽(mo-ya-shi)

“磨牙细”

葱花、叉烧、豆芽菜构成了拉面中的基本面码。像这种二郎系的拉面,对豆芽更是情有独钟,经常会使出“拉面不够,豆芽来凑”的必杀技。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软硬程度

中国的面食种类非常丰富,扯面、抻面、拉面、刀削面、猫耳朵,随便说说都能写满一页纸。

日本人没有那么多花样,所以只能在拉面的软硬程度上面做一些垂直细分了: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煮的时间越短捞出来的面就越硬,日本人把拉面的软硬程度大概分成了6-8种。

最硬的三种面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不大能接受的,但是福冈的本地居民告诉我,拉面,要吃就吃粉落とし:

「こなおとし」

粉落面(ko-na-o-to-shi)

“口拿欧偷袭”

生面放到沸水里只需要三秒就可以捞出来,相当于把面上的面粉抖落到水里就完事儿了,很有画面感!

「はりがね」

针金面(ha-ri-ga-ne)

“哈利尬内”

针金,就是面里面有个硬芯,就像一根针插进去一样。它比粉落煮的时间稍微长一丢丢,不过离我们印象里的煮熟还差得远!

「バリカタ」

超硬面(ba-ri-ka-ta)

“巴黎卡他”

超硬面的发音听起来就很形象,好像这根面条在吃的过程中“噼里啪啦”的碎掉了一样。

「かた、ふつう、やわ」

硬、普通、软(kata、futsuu、yawa)

“卡他”、“服醋”、“雅蛙”

这三种风险比较低的方式比较能迎合国人的胃口,当我们陷入选择困难症的时候,最稳妥的方式一定是“普通”。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かえだま」

替玉(ka-e-da-ma)

“开大妈”

差点遗漏一个重要的词汇,替玉。面吃完了汤还有的情况下,点一份替玉就是追加一份面。这是所有拉面馆都提供的服务,可多加可少加,完全看客人的意愿。

《不会日语也能在日本点拉面~》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