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在日本,不是所有牛奶都能叫牛乳。除了100%的原乳允许叫牛乳,其他添加过任何添加剂、甜蜜素、水果的全部只能叫milk。一切只因为一场震惊日本的巨大牛奶灾难事故。
先来跟大家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情况吧,大家在超市中一定都有买过牛奶制品,比如蒙牛伊利的品牌牛奶,咖啡牛奶,水果牛奶等等。各种牛奶字眼五花八门。但是在日本,如果你逛超市的时候够仔细,你会发现,真正叫牛乳的制品真的只有纯牛奶。
其实过去在日本,也是和牛奶沾边的东西都可以叫做牛乳。牛乳是牛奶的日语,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英文过来的,叫做ミルク,也就是milk的音译。其实在字面上两者都是牛奶的意思,并没有任何差别。
只是在2000年以后,日本的法律上,对这两个词的使用场合做了非常严格的定义和要求。
那就是:只有100%的原奶才能叫牛乳,其他任何含有添加物的牛奶只能叫ミルク。中枪的有:咖啡牛奶、水果牛奶等等,另外调整过成份的牛奶,比如脱脂奶只能叫脱脂乳,含有添加剂的只能叫加工乳,所以我们国内的各种盒装牛奶包括高钙牛奶、特浓牛奶,在日本严格意义上讲只能打出加工乳的标志。而不能称为牛乳。
比如这种包装:
为什么日本会如此地小心翼翼甚至到了咬文嚼字的地步呢?
娜娜要说,这其实是一部惊悚、悬疑、灾难大片。这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先 说说背景昂~~日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和身体发展,这一点娜娜曾经有一篇文章介绍日本小学生的免费午餐,从里面可以看到,日本几乎从明治时代就开始给小学 生免费提供午餐,到战前就给学生免费发放牛奶。条件不好的时候发脱脂奶,条件好的时候发鲜奶,即使最穷的时候,只要政府有能力,每天一瓶奶的政策几乎没有 断过。而且为了保证牛奶的质量,任何进入小学生午餐里的奶制品都会有严格的检查。
五十年代的小学生午餐里牛奶已经成为标配:
在这么重视的背景下,有一家国家级的大集团,雪印公司,在牛奶问题上出了两次幺蛾子。
首先来说一下雪印集团是个什么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大正年间,是一家老牌大公司。而且坐落在北海道,日本最有名的牛奶产地。经营的业务有牛奶、儿童食品、冷冻食品、医药用品等等,基本上关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都覆盖到了。在国民心目中就是类似国内蒙牛伊利这样老的大品牌。
雪印牛奶的总部大楼: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品牌,在1955年的时候出了一次事故。
那就是有一天,在北海道的脱脂奶粉工厂突然停电了,然后机器也跟着故障了。而忙着抢修的人们忘记了作为原材料的牛奶放了太长时间,而且一直在加温状态,结果牛奶里的细菌繁殖倍增。
但是这样的脱脂奶依然被供应到了东京的学校,学生吃了普遍有拉肚子、呕吐的反应。
这就是著名的雪印脱脂粉乳中毒事件。一时间媒体的报道、家长的投诉纷至沓来,但这仅仅是开始。
这也仅仅是第一次。
没想到后面发生了更大的一次事故。这次事故造成上万人食物中毒,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集体中毒事件。
雪印的牛奶制品:
到了2000年,雪印经过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也变得谨慎了许多,但6月25日是不平静的一天。
在大阪市内,一些孩子因为喝了雪印的低脂肪奶开始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开始还只是几例,但是,出现相同症状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大阪市里的所有医院都挤满了求诊的大人小孩。医院这个时候意识到事态已经十分严重,于是向上汇报,疑似是一场大规模的集体中毒事件。
病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引起了媒体的注意。
大阪的新闻记者一时之间都开始关注到这一起不寻常的事件。
但是这个事件很快就跨越了大阪,蔓延到和歌山县,又很快蔓延到了兵库县。一时之间,不仅仅医院,甚至小诊所都人人自危,最终,引起了日本全国的高度关注。
很快,人们就查出是雪印低脂肪奶出现了问题。于是,媒体、记者、愤怒的人群开始包围雪印,雪印官方的发布会上,当时的社长石川哲郎被各种挑战,并要求延长发布会的时间。石川说那行吧,延长十分钟。结果记者不干了,纷纷大声质问十分钟的诚意何在。
石川当时也因为压力过大,大声反呛说:“我已经几天没有睡觉了!!”
结果遭到了更大的质疑,有记者大喊:”我才是几天没有睡觉!!我十个月大的孩子还因为你们躺在医院里!“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骚动,发布会最后还是以社长谢罪结束。
当年的报道:
为什么雪印又会发生中毒事件呢?
后来经过多方查明,原因是低脂肪奶的原料工厂,在北海道的大树工厂,同样还是因为停电,作为原料的牛奶在超过20度以上的环境保存了4个多小时。于是细菌又倍增了,牛奶质量又出问题了。
和45年前的中毒事件的原因一模一样,除了停电的工厂不一样。
这个原因明确后,整个日本大为震惊,民众无法理解45年前同样的错误会再次发生。而此次中毒事件的影响受害者达到1万4千多人,且大多数为儿童。
这对于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日本社会的冲击非常大,一时间对政府监测部门的批判,要求雪印公司破产的声音不绝于耳,民众对国产牛奶信心暴跌,牛奶卖不出去只能倒掉,甚至人们开始怀疑所谓的一流企业究竟是不是真正的一流……影响之大非常类似之前中国的三鹿奶粉事件。
后来雪印公司又出了一次假牛肉事件,接二连三的负面事件最终让雪印集团解体,进行重组改制。
当年出的各种唱衰雪印的书:
日本政府在这次事件上也做出了反省,加强了所有牛奶制品的监控。为了更严格地监管,并且让民众更好地区分牛奶制品,对牛奶的命名进行了严格的区分。
这就是上面刚才娜娜介绍的,只有100%的原奶才能叫牛乳,其他任何含有添加物的牛奶只能叫ミルク。调整过成份的必须是低脂肪乳或者无脂肪乳,有添加剂的叫加工乳。
轰轰烈烈的人祸事件也终于逐渐落下了帷幕。
经过娜娜一番介绍,是不是走进超市对牛乳两个字都觉得格外高端了呢。。觉得涨姿势的求转发~m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