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普降大雨,许多城市又开启了“看海模式”了……
而国家四面环海的日本,却很少有城市中水灾的报道,这主要得益于先进的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日本对下水道建设的投资是比较大的。日本建设的一套环保的下水道排水系统,除了用来承担各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外,还用来应对台风时期的暴雨排水。
日本首都东京面临东京湾,流经利根川、荒川等几条大河,随时面临洪水内涝的危险。因而,东京投资24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0亿元),耗时14年(1992年—2006年)在位于东京北郊的琦玉县境内地下50米处建成了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首都圈外围排水道。
整个排水系统的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以国内标准可达百年一遇),全长6.3公里,包含5根直径30米、深60米用管道联通的竖井和1个调压水槽,系统总储水量达67万立方米。
前4个竖井里导入的洪水通过下水道流入最后一个竖井,集中到由59根高18米、重500吨的大柱子撑起的巨大蓄水池中。日本人将这个长177米、宽78米的蓄水池称作“地下神庙”。“地下神庙”曾经在多部电影和戏剧中出现过。
除此之外,还有一座巨型调压水槽:25.4m高(约八层楼)、长177m、宽78m。东京的下水道系统内部像城市一样,即便开车也能自由进出。
排水系统建成后的当年,该流域遭水浸的房屋数量由最严重年份的41544家减至245家,浸水面积由27840公顷减至65公顷,对日本琦玉县、东京都东部首都圈的防洪泄洪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没有洪水的季节,排水系统每天向游客开放两次,每周开放四天。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下水道的建造完全体现日本的“细致癖”!东京的排水系统也体现了日本人近乎于偏执的细致追求。日本不仅有着先进的下水、排水系统,担负保证下水道畅通职责的东京下水道局,从污水排放的阶段就开始介入。
首先,他们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 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分门别类进行处理。油污是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的,除了会造成邻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
东京下水道局对此倡导的处理办法是:用报纸把油污擦干净,再把沾满油污的报纸当做可燃垃圾来处理。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
日本人以其先进的、足以自夸于世界的土木工程技术在埼玉县修建了一座宛如奇幻电影场景的暴雨排水系统,以防止台风季节因为暴雨而可能出现的洪灾,守卫日本东京地区,避免受水灾侵袭。
在这方面是要给他们点个大拇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