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夏日祭之三大祭是:
京都「祗园祭」,时间:7月1日至29日
大阪「天神祭」,时间:7月24日至25日
东京「神田祭」,时间:距5月15日最近的周六和周日
京都「祗园祭」
「祗园祭」和大阪「天神祭」,东京「神田祭」相比,京都「祗园祭」显得最为盛大和热闹。
祗园祭的起源于公元869年平安时代的清和天皇贞观年间,当时日本发生瘟疫,许多人因此丧命,为求消灾解厄,人们于是在八坂神社举行御灵会来祈福消灾。由于当时日本分为66个小藩国,于是要求这66个藩国各造一鉾车,送至京都的神泉苑祈求驱散瘟神。
祗园御灵会初期只在有疫情时才会举行,直到公元970后才变成固定的民俗节日,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自此后每到祗园祭时,京都各町区都会建造华丽的山鉾,内部及外观都制作得相当精致且富丽堂皇,更代表各区町的财富、美感、传统与团结。
祭典的主祭神社为八坂神社,整个祭典的活动从每年7月1日的「吉符入」开始,一直到7月29日「神事済奉告祭」为止,历时一个月,高潮部分是7月16日的「宵山」,7月17日的「山鉾巡行」,期间共有32辆色华丽壮观的巨型山鉾组成的队伍,整个游行队伍十分壮观,每年都吸引数十万的观光人潮。
大阪「天神祭」
大阪「天神祭」
「天神祭」是大阪天满宫的祭典,这是精神崇拜的节日。大阪天满宫祀奉的是日本的学问之神「菅原道真」。
据说在公元951年天满宫附近的河上忽然漂著一把神矛剑戟,当地的居民划著船去捞这把被视作神的兵器的「金牛」,将神矛剑戟停留的川畔视为神只所指定的斋场,并为它举行神道教的净化仪式,此称为「鉾流神事」,也就是大阪天神祭的起源。
现在的「大阪天神祭」主要是7月24日宵宫祭和7月25日的本宫祭两天的活动所构成的,但整个活动的重头戏还是在7月25日的「陆渡御」和「船渡御」。白天,狂欢的人群在广场上使劲地抬着装饰得十分华丽的神舆,兴高采烈地向前挺进。
夜晚,50艘载着锣鼓、器乐队与美女的船只,跟随着载有彩色花车的大船,在堂岛川上游弋。在名为”神幸式”的庆典中,整条河都是迎神的人偶船、鼓乐船、照明船、伴唱乐队。在传统的乐曲声中,灿烂的烟花竞放,将河装饰得热闹非凡,宛如美丽的神话世界。
东京「神田祭」
东京「神田祭」
「神田祭」从江户时代起就被称为「天下祭」,一直深受众人的喜爱。因为在江户时代,游行队伍受到将军保护,队伍允许进入将军居住的江户城中,而天下意指将军,这就是「天下祭」名称的由来。
主打活动在阳历的奇数年举行,阳历偶数年的活动则规模较小。按年轮换规模的规定,是江户时代的将军考虑到节庆活动过于豪华铺张而制定的。
奇数年时一定要看的是周六的游行队伍,队伍大约由300人组成,穿过神田、日本桥、大手町、丸之内等东京都中心区。队伍当中既有屋檐上挂有凤凰等饰物的神龛,也有各种各样的花车,还有坐在马上的神官,场面十分盛大。周日这一天,会有从各镇赶来的大大小小近100台神龛聚集到神田神社。
抬龛的队伍,百来号人,男女不限,但须本町人氏,拒绝外援。各町服饰不同,标志,花纹,颜色,历代传承,别具风格,指挥,开道,举牌,敲鼓,抬龛,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