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上日本邦

日本的行政区划-京都府(きょうとふ)

《日本的行政区划-京都府(きょうとふ)》

  • 基本信息:

京都府(Kyoto-fu),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中部,近畿地区中央以北,北濒日本海,东接福井县、滋贺县、三重县,南邻奈良县,西与大阪府、兵库县接壤。呈由东南朝西北伸展的细长形状,由3种地形组成,分别是西北端的环绕着舞鹤湾的里亚式海岸,中部的丹波山地和东部的京都盆地。京都府是人口较多的自治体之一,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古都京都是根据历来王朝文化中盛行的日本式唯美意识所构建的。以神社、佛阁等历史建筑物、庭院、绘画、传统活动、京都料理为代表,被称为“千年古都”。

中文名称:京都府

外文名称:きょうとふ(Kyoto-fu)

所属地区:日本近畿地方

下辖地区:京都市等

政府驻地:京都市上京区下立卖通新町西入薮之内町

地理位置:位于日本列岛中央

面    积:4612.71平方公里

人    口:2,614,099人(2014年)

著名景点:东寺、金阁寺等

府    花:垂枝樱、嵯峨菊、石竹

府    树:北山杉

府    鸟:大水剃鸟

 

《日本的行政区划-京都府(きょうとふ)》

  • 交通状况:

机场:关西国际机场至京都,特急HARUKA号1小时15分;

新干线:京都至东京(2小时20分)、名古屋(35分);

在来线:京都至大阪(30分)、奈良(41分);

京都至宇治(16分)、龟冈(30分)。

 

《日本的行政区划-京都府(きょうとふ)》

  • 名胜古迹:

城市区被分为中京,东京,上京和西京等几大区域。学校,会社,医院等都是冠以洛阳的前缀。下面分别介绍几大区域的名胜古迹:

中京

 

东寺:世界文化遗产。在兴建平安京之时,于京城正门罗城门东西各营造了东寺、西寺,以镇护国家。823年,嵯峨天皇将东寺下赐空海大师,成为“东寺真言宗”的总本山,本尊为药师如来。寺内有讲堂、御影堂、南大门、金堂、五重塔、灌顶院等。其标志性建筑为56米的五重塔,是日本最大的佛塔。

西本愿寺:是日本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的大本山。西本愿寺的开山祖师——亲鸾圣人圆寂后,其女觉信尼于1272年在东山大谷营建庙堂,安置亲鸾圣人的遗骨,是西本愿寺的发源。1591年,丰臣秀吉捐款移至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堀川花屋町下。净土真宗在日本佛教最大的派别之一,之所以能吸收如此之多的信徒,其主要原因是亲鸾圣人主张和尚吃荤娶妻。西本愿寺内收藏有许多古代文物,包括许多中国古画。2011年4月9日将在本愿寺御影堂举行“亲鸾圣人750回大远祭”。

东本愿寺:是日本净土宗真宗大谷派的大本营。德川家康为分化净土宗的势力,于本愿寺(即西本愿寺)之东再建东本愿寺,扶植净土宗的另一门派。寺内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级的木结构建筑物。

京都御所:市民休闲的广场,始建于781年,是日本的旧皇宫,后因迁都移至东京。御所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700米,共有四门——贤春门(东)、宜秋门(西)、建礼门(南)、朔平门(北);御所正殿是紫宸殿,是天皇加冕即位大典之地。紫宸殿中央设有“御帐台”,是天皇和皇后的宝座;殿左右侧有百宫上朝休憩之地。

二条城:1603年,由德川家康所建造,后经德川家光扩建,是京都最有名的历史建筑之一,仿唐朝长安城而建,周围有东西长500米,南北长300米的高大围墙。城的中心是“二之丸”御殿,曾是德川将军的寓所。1867年,幕府“大政奉还”于皇室之时,奉还仪式即在“二之丸”御殿内举行。走廊铺设了“莺鸣地板”(莺张り),当敌人侵入之时,奔走在地板上,地板就会发出黄莺鸣叫之声。

三十三间堂:是日本最宽的殿堂,因为堂内被立柱间隔成三十三间,故名“三十三间堂”。堂内以九面千手观音坐像为中心,置有1001座千手观音立像。两侧有28座护法神、风神、雷神立像。每年成人节时举行骑射仪式——“通矢”。

北野天满宫:京都北野天满宫,是日本全国各地天满宫神社的总社。祭祀着日本的学问与文艺之神——菅原道真,每逢考试升学之时,便有许多学生前来祈愿。

下鸭神社:是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原为豪族贺茂氏所盖的家庭神社,故名“贺茂御祖神社”。该社每年有两个热闹非凡的大祭,一次是5月3日的“流镝马祭”,一次是5月15日“葵祭”(京都三大祭之一),七月还有“御手洗会”。

东京

 

平安神宫:1895年,为纪念迁都平安京1100周年而建,曾是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祭神之地。其造型按平安京八分之五的缩图设计。院内林木茂盛,是明治时代园林建筑的代表。每年10月22日,还在这里举办“时代祭”的游行。

清水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处京都东山上,由延镇上人所建造。尚存的大部分建筑始建于1633年,由德川家光重建。有正殿、钟楼、三重塔、经堂、地方神、成就园等。被定为国宝的主堂由139根立柱支撑,宛如一个硕大的舞台,被称为“清水舞台”。清水寺还出现在《源氏物语》、《枕草子》、《更级日记》、《梁尘秘抄》等古典文学作品中。

银阁寺:原为幕府将军足利义政的山庄,名为“东山殿”,仿金阁寺而建。寺内有外部全都贴上了银箔的银阁。寺内还有东求阁,是日本最古老的四叠半茶室之一。

南禅寺:是由龟山天皇的离宫改建而成,是临济宗南禅寺派的总寺院。寺院内有著名画家狩野探幽的门画和饮水虎。还有出自小堀远州之手的“枯山水”名庭——“虎子渡”。禅寺的山门称为“石川五卫门”,人称“绝景”。[6]

上京

诗仙堂:建于1636年。曾是江户时期的诗人石川丈山隐居之地。在其正堂的“诗仙之间”,四壁有江户时期著名画家狩野探幽作画、石川丈题词的肖像画。庭园清雅幽静。

曼殊院:采用枯山水造型,以白沙象征喷泉,巧妙地引入洛北的名胜,寺内收藏着一千多件寺宝,被定为日本国家级名胜。

修学院离宫:日本京都三大宫殿建筑之一,地处京都市北部,原为江户时代后水尾上皇修建的离宫,后成为巡幸天皇的茶室。公元1884年又成为离宫。宫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十分美丽。宫分为上茶屋、中茶屋、下茶屋三部分。

宝池公园:京都市最大的公园,以宝池为中心,草坪埔地,自然林茂盛,并设有散步小径和广场。池畔建有国立京都国际会馆,其设计采用日本传统建筑和现代风格相融合的独特造型。

西京

 

金阁寺:与二条城、清水寺、岚山并称为京都四大名胜。金阁寺正名是“鹿苑寺”,原为室町时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山庄,后改为禅寺。因建筑物外面包有金箔,故名金阁寺。1950年毁于大火,1955年重建。金阁是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龙安寺:以“枯山水庭院”闻名全日本。在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庭院里,铺着白沙,配着15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石头放置怪异,不管是从任何角度观赏,都有一块石头隐身不见。这就是日本著名的“枯山水庭院”。

仁和寺:是真言宗御室派总本山。山名大内山,寺院本尊为阿弥陀如来、开基者是宇多天皇。仁和寺有高达二米左右的御室樱200多棵,4月下旬是赏花的季节。在古代随笔《徒然草》里开场的一句“仁和寺有一个法师”的句子也非常有名。

妙心寺:曾经是花园上皇的离宫,长500米,宽400米,寺内有47座塔,其中仅有3座对外开放。内有狩野探幽绘画作品《云龙图》也非常有名。

天龙寺:是足利尊氏为供养后醍醐天皇,于公元1339年创建的禅地。天龙寺是临济宗天龙派总寺院,地处京都岚山渡月桥畔。寺内的庭院曾逃过八次火灾之难,是第一号国家特别史迹。

岚山:有“京都第一名胜”之称,是春季看樱花,冬季看红叶的好地方。山下有周恩来总理“雨中岚山”的诗碑。

嵯峨野:位于优美的小仓山东麓,曾经是皇室的别墅所在地。在日本古代和歌中,它经常被人们吟颂。竹林和枫叶,最为文人所喜欢。山中有许多智者隐居修行的小屋;内中有清凉寺和大觉寺。

 

《日本的行政区划-京都府(きょうとふ)》

  • 节日庆典:

初蹴鞠:日语名称“蹴鞠始め(けまりはじめ)”。由8位表演者互踢鹿皮制作的球使其不落地。“蹴鞠”来自于中国,唐宋之际十分流行,杜甫有诗曰:“十年瞰鞠将雏远,万里秋千风俗同”。7月7日在京都上京区的白峰神社也举行同样的“蹴鞠”表演。初惠美须:惠美须被日本人奉为商神。16世纪初,京都的商人去江户做生意,取得巨大成功,为此崇祀惠美须大神以示感谢,庆典时间为1月8日至12日,京都高奏惠美须赞曲,祈求生意兴隆,家运繁荣。

梅花节:日本的“学问之神”菅原道真去世于2月25日。唐初,中国的梅花树、乌梅等传入日本。和歌名人菅原道真酷爱红梅,把书斋命名为“红梅殿”。后人称他为“梅神”。以后,日本全国有10500多个神社祭祀菅原,称他为“天神”,并将他去世的2月25日定为梅花节。举办梅花节的时候,人们在北野天满宫菅原道真的灵前供奉红白梅花。在2000多株梅树上,上七轩的舞妓和艺妓们举办茶会。

春舞:日语名称为“都をどり”,是日本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庆典时间是每年的4月1日至30日。舞妓、艺妓在各处会场表演“都舞”、“京舞”和“北野舞”等,以歌舞来庆祝春日喜庆。其中,“都舞”的历史最长,始于1872年的第一届京都博览会,“都舞盛会”将延续多天。

流镝马神事:“流镝马”,就是骑着马射箭,又称“矢驰马”。流镝马活动起于“镰仓时代”,是用以祈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祭神活动,身着古代衣甲的武士在飞驰的骏马上,高呼着对准三处菱形靶发放箭矢,以此占卜早稻、中稻、晚稻的收成好坏。日本人将射箭分为弓道和流镝马,前者为站射静射,后者为走射动射。

鸭川纳凉床:是从5月1日起4个半月之间在鸭川河岸上的纳凉平台,在三条和四条之间的鸭川西岸上,先斗町的各家餐馆搭起了2至3米高的纳凉床,点起古式的提灯,人们在凉风中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眺望东山,享受惬意的人生乐趣。

京都薪能:薪能就是在篝火映照之下,表演日本传统能剧、狂言剧。1950年,京都市和京都能乐会共同举办薪能仪式,后由平安神宫接管。历史虽短,但模仿的奈良福寺的薪能却源远流长。此外还有东京增上寺及其它地方的薪能。举行时间:6月1至2日,雨天顺延。

 

《日本的行政区划-京都府(きょうとふ)》

  • 节日名称:

葵节:古意盎然、典雅恢弘的古老节日,是“流镝马神事”之后又一盛大节日,是京都的三大祭之一,且是其中最为悠久的。起源于6世纪。原名贺茂祭,但因举行仪式时,会在牛马或贵族所乘坐的车子、信奉者的衣服上,以葵叶装饰,渐渐就称为“葵祭”。在古时代提到祭典,就是指葵祭典。由500多名身着古代贵族服饰的人们组成的全长700米的游行队伍,牵着马和牛车,抬着神轿,从京都御所出发,经过下鸭神社,奔向上贺茂神社,确实是重现古风的最好的方式。葵节的举办是为祈祷农作物的好收成。

三船节:时间为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举行“三船祭”时,会将三十只龙头船、鹢首船、公主船、侍儿船、今样船等放于岚山大堰川,追忆王朝公卿以诗、歌、管弦等三船游乐的雅兴。

祗园节:日语名称为“只园祭”,读作“Gion Matsuri”。公元869年,京都发生瘟疫,人们从祗园社抬出神舆,立起来自日本各地的66支鉾,送至神泉苑,祈愿消除灾病,由此形成繁盛的节日。节日从7月初到7月末,其间14至16日的“宵山”和17日的“山巡行”为其高潮。在祗园节时,人们在豪华装饰的彩车上用笛子、锣鼓和大鼓演奏着祗园音乐,从街上通过,每年有100多万人前去观看。在川端的小说《古都》中的千重子和自己的孪生妹妹苗子就是在祗园节里相遇的。

陶器节:被誉为“京都夏日风情诗”。节日时间为8月7日至10日。节日期间,有陶器展销会,在五条大街上摆满了日本全国各地500多家陶器商店的摊位,有陶艺家的作品展,有陶器制作表演会等,8日那天,将抬出陶器神舆进行游行。

五山送火节:日语名称“五山送り火”(ござんのおくりび)。活动时间是:8月16日;主要活动是:用松木烧出75座火床,形成一个辉煌的“大”字。“大”字的第一笔画73米,第二笔146米,第三笔124米。“大”字篝火的75个火丛必须同时在晚上八点时同时点燃。送火节属于“盂兰盆节”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传说从前如意岳的寺院失火时,该寺院主佛阿弥陀如来佛升至山巅发出光芒,照亮四方。从此便每年举行“送火节”,纪念阿弥陀如来的灵验。

观月黄昏:日语名称“観月の夕べ”(かんげつのゆうべ),即在大觉寺的大泽池上,乘坐龙头船、鹢首船饮茶、吹笛、赏月,游吟作乐。大觉寺是由嵯峨天皇的离宫改建而成的,又名嵯峨御所,是历代法亲王住持的寺院。寺内有大泽池,是模仿中国洞庭湖的池泉船式庭园建造而成的,是赏月的好地方。

时代祭:就是各朝各代风俗大游行。为了保护平安神宫的大祭、建造物、神苑,市民们组织了一个平安讲社,并开始了时代祭的活动。时代祭包含神幸祭、行在所祭、还幸祭这些神仪活动,但是最精彩的是“时代风俗行列”。游行队伍从京都御所建礼门前出发,沿乌丸通、御池通、河原町通、三条通到达平安神宫,全程长4.6公里。

鞍马火祭:日语名称“鞍马の火祭(くらまのひまつり)”。为京都的三大奇祭之一,940年(天庆三年)从京都御所将祭神迎出北迁,人民沿途举火把迎送,后来则演变为各家在自家门口点起篝火,并手举燃烧的松明,

沿街行走,最后在神社广场前抬出两座神舆。鞍马火节意味着送走了秋天,迎来了冬天。 岚山红叶节:日语名称为“岚山もみじ祭”(あらしやまもみじまつり)。节日时间:11月的第2个星期日。节日里,五彩缤纷的船只聚集在大堰川,锣鼓喧天、丝竹绕耳,进行各种各样的歌舞表演。在大堰川的河岸上,还设有大舞台表演“嵯峨大念佛狂言”的艺能。

献茶节:时间为:12月1日。起于丰臣秀吉召开的北野大茶会。1587年,由千利休主持,秀吉在京都北野天满宫举行了大茶会,远近诸国的爱茶者和町人、百姓蜂拥而至,成为茶道史上的盛事。此后,形成为一种传统节庆活动,以此祈愿茶道的兴旺。在“御茶壶奉献节”上向神献完茶后,在“明日舍”、“上七轩”的歌舞排练场所进行茶水出售,民众一起享受品茶和节庆的乐趣。

 

《日本的行政区划-京都府(きょうとふ)》

  • 特产美食:

清水烧:京都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传统陶器,用于家庭餐具和茶道、花道、香道的用具等。

友禅染:所谓“友禅染”是元禄时代扇绘师-宫崎友禅斋设计的染色方法。“友禅染”的印染法与织造法(最有名的就是“西阵织”)相对应。友禅染,主要有京都的京友禅和石川县的加贺友禅。在京都有“友禅美术馆”。它在绢织白布上作画,染制好之后,再在水流里漂洗,使之显现出鲜艳的色彩。

西阵织:是产于京都西阵地区的一种华丽的丝绵织物。使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织出有花纹的面料。大部分用作和服的腰带和挂毯。

京佛坛、京佛具:作为佛教文化中心的京都,已形成很高超的佛坛、佛具生产工艺。

日本酒:京都也是日本的酒乡。洛南伏见的“月桂冠”清酒厂,创建于1637年。

汤豆腐:是京都料理中的名物,就是将切好的豆腐块下在锅里,边煮边吃,调料很简单,如酱油廱花、生姜泥而已,是一种清淡有味的素食。

怀石料理:日本极为讲究的“怀石料理”传自于京都。相传古时京都寺院里的禅僧由于吃得很简单清淡,还没到下一次吃饭时,肚子就饿了,于是僧人将温暖的石块抱在怀中,用以驱除饥饿感,因此而留下了“怀石”的名称。后来,怀石料理就指传承这种简单清淡、追求食材原味精神的料理。另外,怀石料理的餐具和摆放方法都很讲求禅意。

宇治茶:日本三大名茶之一,是日本绿茶的高级品牌,产于以宇治市为中心的京都南部地区。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玉露”。

千枚渍:京都最有名的特产之一。属于腌制类食物,由芜菁切成薄片后腌制而成,口感清脆,是大多日本人到京都后选择购买的土产之一。

八桥:又称八桥饼,是用米粉,砂糖,肉桂等制作而成的日式点心。是日本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名点特产。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