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涩谷。入夜,黑胶唱片在酒吧里旋转,让人回到90年代涩谷系的高峰时期,年轻人留恋于各家唱片店,寻找着心仪的音乐,通过「Sampling」和「Remix」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涩谷系音乐。90年代的涩谷,从音乐、时尚、艺术、广告、商业等方面更新了文化的概念,并给今天的涩谷以及日本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2016年8月7日,开业43年的涩谷Parco将迎来暂时休业。涩谷Parco,自1973年开业以来,积极介绍以时尚为中心,包括音乐、艺术、戏剧等先端文化,为消费文化添加了特别的色彩。涩谷Parco的休业,让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契机,停下来,简单回顾涩谷系文化在这数十年中的发展历程。
▲见证涩谷文化发展历史的各地标
1970年代,日本的高度经济成长到达一个节点,普通人开始追求日常生活的美和附加值。从前的涩谷,是被花街和高级住宅区包围的娴静住宅街,除了涩谷公会堂、西武百货店和东急百货店之外,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景点,像现在这样吸引着年轻人和海外观光客的繁盛光景,是当时的涩谷不可想象的。
▲1952年的涩谷十字路口
一个地域的发展最先体现在商业上,而如何让商业更加多姿多彩,就是广告业的工作。「自己、新发现」、「最喜欢、不思议」和「好吃的生活」,是广告人糸井重里为西武百货提供的宣传标语,代表了日本80年代的广告风格。以此为契机,1980年代形成了「广告宣传标语热潮」,众多广告人受到了糸井的影响。
▲「自己、新发现」海报
▲「最喜欢、不思议」海报
▲「好吃的生活」海报
不只停留在衣食住行的物质层面,而是提倡在余暇生活的各种层面,包括物质、精神、文化层面享受充实的生活,这一全新的概念,使这一系列标语成为日本广告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从此,广告不再局限于宣传商品,形象广告、荒诞广告相继登场,丰富多彩的广告文化百花争艳。涩谷逐渐举办崭新的活动,开始向代表年轻人的地区转变。
涩谷Parco也是广告文化的先驱者,石岡瑛子担任艺术监督,以「抱着杜伯曼犬的强势女性×抱着小羊的温柔男性」为概念的海报展示男女间的逆转,令人眼前一亮,代表了这一时代广告文化的创新。在读者参加型的都市杂志『ビックリハウス』上刊登的这两幅海报,给媒体与消费者的关系性吹入新风。
▲1973年涩谷Parco开业宣传海报
▲都市杂志『ビックリハウス』
在涩谷地区逐渐聚集年轻的人气之时,「涩谷系」音乐风格的诞生,更将涩谷推向时尚的前沿。
90年代,经济泡沫崩坏、阪神淡路大地震、地铁沙林事件……处在时代动乱漩涡中的日本,在局部地区兴起、被称为「涩谷」的音乐,掀起了一股崭新的旋风。
▲90年代发展起来的涩谷系音乐文化
Flipper’s Guitar、Kahimi Karie、PIZZICATO FIVE……这些涩谷系代表的音乐人,虽然在当时没有占据全国音乐排行榜的好位置,但却在涩谷系的唱片店中备受追捧,他们仿佛独立于大众审美之外,有自己的一套评判体系。这反而令他们成为了时尚的代表,因为时尚,本来就不是受万人拥戴的。时间和事实证明,他们给日本流行音乐造成的影响,至今任历历在目。
▲涩谷系音乐榜单,红字为涩谷系音乐人
▲Oricon全国榜单
小山田圭吾和小沢健二组成的两人乐队Flipper’s Guitar,仅发售3张专辑就解散的传说中的涩谷系乐队,甚至有人说: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日本轻音乐。
Kahimi Karie,涩谷系代表女歌手,涉及吉他、笙、电音等各乐器领域,制造出异次元的音响空间,展现出独特的音乐世界观。
PIZZICATO FIVE,涩谷系音乐组合,滚石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公言是他们的粉丝,乐曲被电影《霹雳娇娃》使用等,在海外受到极高评价。除音乐性之外,三代目主唱野宫真贵的外貌和时尚也受到较高评价,是一个全方位贴近涩谷文化的组合。
当涩谷的年轻人们不满足既有的音乐时,他们说:「自己创造音乐不就好了?」于是,DJ文化开始展现强烈的存在感。他们发掘既存的音乐,如欧美老电影的主题曲,通过「Sampling」和「Remix」对其进行再构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就算你不会乐器,也能制造音乐。DJ的音乐表达与感觉,刷新了当时音乐人的感性,甚至与今天的音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涩谷文化与艺术密不可分,可以说涩谷既给了艺术家们一个展示的平台,又让艺术更加靠近年轻人。
艺术家日比野克彦、大竹伸朗辈出的《日本Graphic展》开办、定义90年代文化Icon的电影——文森特·加洛《水牛城66》的上映之地、给予三谷幸喜和立川志之辅等戏剧界人才以飞跃性机会的都是涩谷,具体来说是涩谷Parco。
不停留在商业的成功,更孕育文化的波动,这就是涩谷的核心。
▲第二回『日本Graphic展』
现在我们理所当然作艺术视的插画,在涩谷Parco1980年举办的《日本Graphic展》以前,还非常不受主流艺术界的待见。当时还是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科研究生的日比野克彦,在纸箱上画了三台飞机玩具,就这样参加了比赛,这种看起来「像品味稍好的小学生的作品」却获得了大奖。从此,轻松、POP感觉的作品群不断出现,到第五回『日本Graphic展』时,这种风格的参赛作品达到初回的五倍以上,超过五千件作品。涩谷文化对新事物的强大吸收能力,给艺术增添了更多美丽的色彩。
▲第五回『日本Graphic展』作品集
除了绘画,涩谷也是戏剧活跃之地。
▲三谷幸喜以夜之涩谷为主题的舞台剧『Showgirls』
2004年,落语家立川志之辅在Parco剧场举办了「志之辅落语 in Parco vol.9」。落语新作品《欢喜之歌》中,除了落语表演,立川志之辅还会换装燕尾服变身指挥家,还有幕布打开后落语故事中的人物登场、女儿节人偶出现等各种形式的演出设计。像这样在大型舞台上的连续公演,与一般一人跪坐讲述故事的「独角戏」形式不同,呈现了一出驱使舞台装置、照明效果、音响效果等戏剧要素进行的与众不同的落语演出。2016年这场正月演出已经进入第十一个年头。
▲「志之辅落语 in Parco」2016年正月演出海报
▲落语家立川志之辅
以「志之辅落语 in Parco」为原型的舞台剧,由中井贵一、胜村政信、YOU等人主演,正在Parco剧场演出中:
▲2016年6月4日~6月26日上映中的「Merci!OMOTENASHI ~志之輔落语MIX~」
「Last Dance」是涩谷Parco暂时休业宣传活动的口号,不是为离别伤感,而是舞动起来享受生活,这也是涩谷的精神所在。新设施开放的2019年秋,涩谷Parco将迎来46岁,作为商业设施它属于长寿的分类,但是作为人类,正是力量和见识都充实熟练的年纪,即将迎来不惑的年纪,相信涩谷在这三年中并不会停下脚步,一如既往给我们带来新的东西。
在这样直面时代的过程中,涩谷作为创造的舞台吸引众多拥有崭新才能的人们聚集,同时将创造的圆环扩大,并将其与下次的文化创造联系在一起。
这是「涩谷系」一个词概括不了的,新的价值观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