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主流媒体的报道中,经常有一些常见说法,比如“政府高官表示”、“某党干部称”、“某人周边人士认为”等。那么,谁是“政府高官”,谁又是“周边人士”呢?
这要从日本的新闻制度说起。在日本,政府部门或主要政党通常设有“记者俱乐部”,主流媒体的“跑口”记者均为记者俱乐部成员。政府或政党人士会面向记者俱乐部举办各类吹风会、通气会,向记者提供新闻素材,有时还会以不具名的形式发布一些消息和评论。日本媒体的很多报道均来自于这一源头。
在此类报道中,如何既保持“不具名”,以避免发言者承担不必要的言论责任,又能够让读者了解发言者的大致身份与“分量”?在长期的实践中,日本媒体形成了一套隐语“潜规则”。
例如,在日本主流媒体的此类报道中,“政府高官”通常是指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某党“干部”是指该党“三要职”——干事长、总务会长及政调会长,或是相应级别者;而某人“周边人士”则通常指此人的秘书。
因此,如果日本媒体报道称“政府高官中有人要求推迟消费税增税”,读者就可以明白,这多半是某位内阁官房副长官在不具名谈话时的观点。
与之相似,“政府周边人士”通常指首相秘书官,“政府人士”(即日文的“政府筋”)则既可以是官房副长官,也可以是首相助理或首相秘书官。而大家较为熟悉的官房长官一职,在此类报道中通常被称为“政府首脑”。
如果是具体省厅,则“某省首脑”是指该省的次官级官员(相当于副部长级);“某省干部”指该省局长级官员;“某省人士”则指该省的事务官员,级别可从副课长级至局长级不等。
在报道政党新闻时,“党首脑”一词用于称呼党首或党的干事长;政党的“某派领袖”通常指该派阀的会长或代表者;而“某派干部”通常指该派阀的副会长或事务总长。
在报道中提到的“权威人士”,通常是指对某一问题有决定权者;而“消息人士”则是指对此问题虽无决定权,但有专门知识或了解的人。
有时,这些隐语也会有微妙的调整。例如,在当前自民党与公明党联合执政的情况下,如果日本媒体报道“执政党首脑”(即日文中的“与党首脳”),那么通常是指公明党党首,因为另一执政党——自民党的党首正是首相本人。而“政府高官”一词,有时也会指副部级以上的政务官员。
以上的这套隐语用法,只能说是新闻报道的“潜规则”,因其并无明文规定,而且个别时候亦有“灵活”空间。也正因为身份与用语并非严格一一对应,才使发言者既能以自己的身份发声,又能在法律上免除特定的言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