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艺经历
1936年,以剧作家的身份发表了《达摩寺里的德国人》、《寂静》和《雪》。
1943年,黑泽明独立执导了处女作《姿三四郎》,该片取材于一部讲述年轻柔道师的小说。电影《罗生门》在日本的首映失败,但却意外的在西方尤其是在法国大获成功。
1948年,黑泽明再执导,执意启用三船敏郎担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从此,黑泽明和三船敏郎开启了“黑泽明黄金时代”。
1950年,拍摄的《罗生门》,在1951年威尼斯影展上获得金狮奖,这是西方电影节第一次把头奖给了一位亚洲导演,[10] 同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国语片奖。同年,黑泽明和三船敏郎两人因而在日本影坛建立了“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的称号。
1960年后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泽明创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关系突然破裂,从此,两人不再跟对方说话,也没有再合作。
1960年,黑泽明的《七武士》被约翰·斯特奇斯重拍,取名为《七个高尚的人》。詹姆斯·考伯恩扮演飞刀牛仔,人物直接取材于黑泽明的武士剑客。
1968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委任黑泽明在一部描写突袭珍珠港的宏大的战争史诗片中担任日本部分的导演。
1970年,他根据山本周五郎的小说《没有季节的城市》改编的电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泽明甚至因而企图自杀。
1972年,黑泽明接受邀请到苏联去拍一部俄语片《德苏乌扎啦》。当时苏联的电影公司还由国家控制,他和一大帮苏联人一起工作。这部影片用了两年多时间才完成。
1975年,黑泽明导演的日俄合资电影《德苏乌扎啦》先后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1976年,影片《德苏乌扎啦》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80年,黑泽明依靠外国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影子武士》的拍摄。弗朗西斯·科波拉在他的好友乔治·卢卡斯的帮助下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
1985年,黑泽明着手拍摄一部根据莎士比亚名著《李尔王》改编的影《乱》。
1978年将个人经历写成自传《蛤蟆的油》并于同年出版。
1990年,黑泽明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
1998年9月,黑泽明与世长辞,享年88岁,共有35000多人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 主要作品
导演
|
1993
|
袅袅夕阳情
|
编剧、剪辑
|
1991
|
八月狂想曲
|
编剧、剪辑
|
|
1990
|
梦
|
编剧
|
|
1985
|
乱
|
编剧、剪辑
|
|
1980
|
影武者
|
编剧、制作人
|
|
1975
|
德尔苏·乌扎拉
|
编剧
|
|
1970
|
电车狂
|
编剧、制作人
|
|
1965
|
红胡子
|
制作人
|
|
1963
|
天堂与地狱
|
编剧、制作人
|
|
1962
|
椿三十郎
|
编剧、剪辑
|
|
1961
|
用心棒
|
编剧、剪辑、制作人
|
|
1960
|
懒汉睡夫
|
编剧、剪辑、制作人
|
|
1958
|
战国英豪
|
编剧、剪辑、制作人
|
|
1957
|
低下层
|
编剧、剪辑、制作人
|
|
蜘蛛巢城
|
编剧、剪辑、制作人
|
||
1955
|
活人的记录
|
编剧
|
|
1954
|
七武士
|
编剧、剪辑
|
|
1952
|
生之欲
|
编剧
|
|
1951
|
白痴
|
编剧
|
|
1950
|
丑闻
|
编剧
|
|
罗生门
|
编剧
|
||
1949
|
静夜之决斗
|
编剧
|
|
1948
|
泥醉天使
|
编剧
|
|
1947
|
美好的星期天
|
编剧
|
|
1946
|
我对青春无悔
|
编剧
|
|
1945
|
创造明天的人们
|
||
1945
|
姿三四郎续集
|
编剧
|
|
踏虎尾
|
编剧
|
||
1944
|
最美
|
编剧
|
|
1943
|
姿三四郎
|
编剧、制作人
|
|
编剧
|
2002
|
大海作证
|
|
2000
|
铜锣平太
|
||
1999
|
黑之雨
|
||
1996
|
终极悍将
|
||
1985
|
暴走列车
|
||
1970
|
虎!虎!虎!
|
||
1968
|
香港天
|
||
1964
|
西方罗生门
|
||
荒野大镖客
|
|||
恶棍万和铁
|
|||
1962
|
Tateshi Danpei
|
||
1960
|
豪勇七蛟龙
|
||
1959
|
战国群盗传
|
||
Play of the Week
|
|||
1957
|
日俄战争胜利之秘史:敌中横断三百里
|
||
桧伯的故事
|
|||
消失了的连队
|
|||
1953
|
春风吹拂
|
||
1952
|
战国无赖
|
||
荒木又右卫门:决斗钥匙铺十字路口
|
|||
1951
|
野兽之屋
|
||
爱与恨的彼岸
|
|||
1950
|
剑师
|
||
银色的铁
|
|||
拂晓的逃脱
|
|||
1949
|
恶棍万和铁
|
||
地狱来的女人
|
|||
1948
|
肖像
|
||
1947
|
四个爱情故事
|
||
1945
|
快活的一心太助
|
||
1944
|
土表祭
|
||
1942
|
胜利之翼
|
||
青春的潮流
|
|||
副导演
|
1941
|
马
|
编剧、剪辑
|
1940
|
孙悟空
|
||
罗帕的新婚旅行
|
|||
Enoken no zangiri Kinta
|
|||
1939
|
忠臣藏后篇
|
||
Nonki Yokocho
|
|||
Enoken no gatchiri jidai
|
|||
1938
|
Enoken no bikkuri jinsei
|
||
藤十郎之恋
|
|||
作文教室
|
|||
1937
|
雪崩
|
||
良人的贞操前篇:春若来
|
|||
良人的贞操后篇:秋再来
|
|||
美鹰
|
|||
战国时代- Dai ichibu Toraokami
|
|||
日本女性读本
|
|||
1936
|
Zoku Enoken no semman choja
|
||
东京狂想曲
|
|||
Enoken no senman choja
|
奥斯卡 |
|
戛纳电影节 |
|
威尼斯电影节 |
|
柏林国际电影节 |
|
日本电影学院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