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日本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卧在院墙上酣睡,小心谨慎过马路,埋首于垃圾堆中觅食的娘口酱。为什么日本人对猫有着一份独特的情结?猫在日本又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我猫我骄傲
1、日本属于重度渔业国度。
所以对稻米的珍惜程度,较之中国北方尤甚。捕鼠护粮,防治鼠害之类的功效,对日本人尤为重要。
2、早期日本只有贵族才能养得起猫。
《不可思议的猫的日本史》考证,猫是日本到中国的遣唐使带回去的。猫首先出现在日本宫廷里,成为贵族的宠物,到了江户时代,才进入“寻常百姓家”。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草枕子》、《源氏物语》等里面都有关于“猫”的故事。另有大量德川家康与猫之类的故事。所以直至今日,猫在日本人眼中仍旧有浓厚的贵族气息。
说好的贵族气质呢?
3、日本关于猫的演绎故事颇多。
例如:豪德寺如今香火旺盛,但它在日本江户时代初期却门可罗雀。当时的住持,养了一只猫。某天,彦根城主井伊直孝与家臣们路过豪德寺门口时,看到一只猫“举手”在招呼他们,便下马入寺休息。刚进寺,外头竟冷不防雷雨交加起来。
井伊直孝认为是猫招他们进来,使他们躲过雷雨,这是一种因缘。后来,豪德寺就在井伊家的庇护之下,香火旺盛起来。现而今该寺别名为“猫寺”。豪德寺的猫,堪比卢沟桥的狮子——盖此据悉为招财猫的起源。
就这货真的能招财吗?
4、猫被普遍认为是有灵性的动物,遍布日本各种宗教传说和供奉神灵之间。
在日语里面,有一句话是“神佛各奉”,说的是神社和寺院各自尊奉自己信仰的神灵。但是,对猫则有所不同了。在日本,一些神社和寺院里面都供奉着猫。日本文化学家直江广治在《日本文化史词典》“猫”的条目中写道,日本这种特殊的“神佛共奉”猫的现象,显示出猫在诸神之间的跨越性特征。它已经成为一种代表“财缘”和“情缘”的文化符号。
好厉害的样子!
5、“猫”成为日语中的一种表示方式。
日语中很多词语与猫有关,使用频率极高,这些词语和猫的特性有关,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比如;
用“猫眼”描述瞬息万变,
“艺妓”俗称为“猫”。
不能吃热东西的人被称为“猫舌”,
把面积狭窄称为“猫额”,把软头发称为“猫毛”。
而“老鼠药”在日本叫做“不需要猫”。
烫死宝宝了
每到新年的时候,人们在家中都会为老鼠供奉年糕,称其为给“老鼠的压岁钱”,祈求这一年不要出现“鼠害”。当老鼠被神圣化的时候,猫就要受“委屈”,这个时候“猫”不能叫“猫”,而要叫“皮袋”。每年2月22日在日本被称为“猫日”。因为猫叫的声音与日语“2”的发音非常相似。
この猫は人によくなれている
这猫跟人很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