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创始于日本,牌子的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虽然极力淡化自己的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着统一的设计理念,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无不诠释着自己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更是大受品位人士推崇。它就是无印良品(MUJI)。
80年代,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陷入低迷,日本也在那个时候经历着严重的能源危机。当时的消费者不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质,也希望价格从优。在这种情况下,“无品牌”概念在日本诞生了。当年,木内正夫创办了“无印良品”,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无品牌产品。它们包装简洁,降低了成本,所使用的口号是“物有所值”。
无印良品坚持从世界各地寻找优质的棉,使用对环境和人类都安全、健康的天然棉,制成衣服及生活杂货。
无印良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极简。拿掉商标,省去不必要的设计,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除了店面招牌和纸袋上的标识之外,在所有无印良品商品上,顾客很难找到其品牌标记。在无印良品专卖店里,除了红色的“MUJI”方框,顾客几乎看不到任何鲜艳的颜色,大多数产品的主色调都是白色、米色、蓝色或黑色。
MUJI的懒人沙发,使用的是在延伸后,可以恢复原状的牢固耐用材质。
在商品开发中,无印良品对设计、原材料、价格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例如服装类要严格遵守无花纹、格纹、条纹等设计原则,颜色上只使用黑白相间、褐色、蓝色等,无论当年的流行色多么受欢迎,也决不超出设计原则去开发商品。
发挥了天然面料的温暖质感的餐垫和杯垫。
能在餐桌上轻轻添置的小型餐桌调味瓶。
使用高透明玻璃和强耐温差的耐热玻璃制作的餐具。
天然木材的质感和木纹精美的餐具。餐具不易发热,适应手部也是其特点之一。
有人认为,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不强调所谓的流行,而是以平实的价格将还原了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并在似有若无的设计中,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如今,无印良品的产品种类已达到6000种左右,国际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斯》,也曾经将它评为全球最佳中型企业。
也许对重量的感觉,会根据使用人的年龄和体力而发生变化。2015年4月,MUJI开始研究“重量的设计”。
2015年5月,MUJI开始研究“再利用”。
2014年12月12日,中国大陆地区首家Café MUJI正式在成都远洋太古里世界旗舰店开幕。
MUJI HOUSE
project started from 2013
……
可是你知道吗,在现在的日本,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经济危机,许多商业人士正不断努力改善情况。但其中许多“努力”都没有正确地指向最终的“成果”。在大家的支持下,无印良品已发展成为一个国民品牌。如今在海外提到“MUJI”,也有很多人知道那是一个源自日本的品牌。今天,小编想跟你分享一小篇文章,那是在MUJI经历着业绩恶化,业内纷纷传闻“无印良品快完蛋了”的时期。笔者就是在那个“跌落谷底的时期”就任了公司社长。
他上任后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既不是削减工资,也不是大幅裁员,更加不是缩小规模,而是创建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创建:
让努力制造成果的机制
传承经验和灵感的机制
彻底消除浪费的机制
这些机制最后成了无印良品复活的原动力。而就像笔者所写的那样:“逆境中总会有一条生路。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不急、不躁、不骄,坚持不懈地前进,相信总有一天,能踏上自己所坚信的道路。”
不急,不躁,不骄
文 | 松井忠三
莫烦恼——这是我刚上任社长时在记事本里写下的一句话。
镰仓时代的幕府掌权人物——北条时宗就曾因为蒙古“元寇”的侵略而苦恼不已。在元寇第二次进犯前,他拜访了建长寺的无学祖元,当时祖元就在纸上写了“莫烦恼”三个字交给时宗。
不要烦恼。不迷茫不烦恼,一心投身眼前的现实。这就是我从那三个字中学到的道理。
领导者在实施改革时,必定会遇到许多障碍。
下属的反对,成本问题,甚至股东的反对。即使碰壁,作为一个领导者也绝不能退缩。必须坚信自己的战略,并坚定地执行下去。
“无法教好下属”、“自己领导的团队迟迟没有成果”,想必很多人正在这样的困境中挣扎。
我认为,困境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我认为,比起顺风顺水的时期,倒是遭遇逆境时,自己的成长更加快速。
本来我从西友调到无印良品,是属于降职。
我在西友工作时,并不是那种看上司脸色行事的性格。不愿从属于主流派系,只在集团一角以自己的风格做事,所以,上司也对我没有了好脸色。我认为,那可能就是自己被降职的原因。
当时,无印良品从属于西友旗下,以在西友卖场里开店为主要经营手段。当我得知自己被调到无印良品时,说句老实话,确实有些受打击。因为我性格中更大一部分,就是难以忍耐自己所处的环境无法让自己发挥全部实力。
调到无印良品后,我先是就任了总务人事部的课长。当时面临的课题堆积如山,我也便马上开始埋头工作,想留下一些成果。慢慢地,我的工作开始受到好评,职位也一层一层往上升了。
我常在新进员工的入社仪式上说这样一句话:
“不急、不躁、不骄。”
这三种态度非常重要。不仅仅是新进员工,无论对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态度。如果坚持践行这三种态度,就有可能抓住机会,若不践行,那就永远只能与机遇擦身而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现状下一刻会往什么方向发展,这是谁都无法预测的。就算觉得自己的人生陷入了谷底,说不定下一个瞬间就会好转起来。
无论状态好坏,都要将其理解为锻炼自己的机会,毫不气馁,一步一个脚印,并且确保留下成果,只有这一条路。
有许多人一旦担任管理职位,就会霎时傲慢起来,把下属都当成小弟来使唤。甚至有的管理者还把下属的功劳据为己有,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获得人心的。最后大抵都是被评价为无法管理下属,随后被降职。
一骑当先,努力达成目标,这并非领导者的唯一工作。而应该创造让下属率先发起行动的机制。逐渐改变下属的意识,才是领导者的真正使命。
对组织来说,“不急、不躁、不骄”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才要制作指南,避免绝望和傲慢的态度。
逆境中总会有一条生路。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不急、不躁、不骄,坚持不懈地前进,相信总有一天,能踏上自己所坚信的道路。
——摘自《解密无印良品》

我写了一篇较长的文章,关于无印良品新商品开发的建议。苦于·找不到一个无印良品日本的邮箱。
可以给我提供一个吗?多谢!
他们没有对外公布邮箱的联系方式。不过,他们有一个网页专门收集用户对产品的建议(日本企业常用的方式)。地址如下:
https://www.muji.net/service-bin/cmdty_form_4/cmdty_form_4.php
如果你留下正确的联系方式,应该能收到他们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