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大事件是关于“疫苗”的,大家依然是习惯性恐慌并以讹传讹,或者明天这件事情将依然止于转发,或点赞?
没有人对“疫苗”的真相感兴趣吗?我想还是有的吧。
大家可以通过留言区持续探讨,希望我们探讨到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很多很多孩子们和孩子们的家长。
下文中提到,日本政府在疫苗安全方面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病毒侵袭生物体的时候,生物体根据曾经注射疫苗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简单来讲,疫苗自身就是细菌。
疫苗为什么会致死、致残?这件事情无法避免吗?
疫苗作为一种细菌,本身带有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每个孩子的体质都不一样,不是每个孩子都不会出问题的。在医生看来1%的概率,可是摊到谁家都是100%的灾难。我国普及率最高的糖丸,致病率都是百万分之四,总有一个重大的灾难落到无辜的孩子头上。
是的,这个概率,是无法变为0的。
疫苗到底如何保存?
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它们产生影响。从疫苗生产出厂到接种,其中要经历多个流通、运输和储存的环节,为了保证疫苗的稳定性和抗原性,全程的冷链就格外重要。一般来说,一般液体疫苗需要2~8℃冷藏,冻干疫苗则需要零下-20℃冻存。为了保证低温,在疫苗运输和储存中还要配备很多专业设备,包括低温冷库、冰排速冻器、普通冷库、冷藏车、冰箱、冷藏背包等。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就明确规定,从事疫苗经营活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审批,并具备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冷藏设备和规范的管理制度。疫苗生产企业、政府机构、疫苗接种单位、疾控中心、药监部门在疫苗安全中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职责。
疫苗保存不当会有什么后果?
1、疫苗失效
在不合适的保存条件下,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失活,接种之后也无法激活免疫反应,这样一来,再次遇到病原体的时候,机体也就无法得到保护了。一言以蔽之,就是打了白打。
2、致病&致死
和无效的假药一样,超温失活的疫苗流入市场也会带来严重危害。对个体而言,接种无效疫苗的后果如何要看疫苗本身的种类。举例来说,如果接种的已经失效的水痘疫苗,产生不了效果,有可能会让接种者又得上水痘,但发发烧、出出疹子,过上十天半个月,大多也就自愈了;可是万一接种的狂犬疫苗,未产生有效保护,发生了狂犬病毒的感染,那就真的是要命了。这也就是新闻中提到“或致人死亡”的原因。
3、长期潜在风险
对于整个人群而言,无效疫苗带来的影响可能在短时间内并不明显,但长期的潜在风险依然是巨大的:试想,如果大多数人对于一种或者多种疾病的免疫接种都是空白,那势必会大大增加疾病大规模爆发或流行的风险,这才是本起恶性事件所带来的更大后果。
4、暂未发现毒副作用
现在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但目前国内外均没有明确的接种超温疫苗直接导致伤害或死亡的案例报告。
若是需要注射疫苗,去哪里注射比较安全?
需要注射疫苗,一定要到国家指定医疗点的“预防保健科”。尤其是注射二类疫苗或其他一些自费疫苗。注射疫苗前,询问清楚该疫苗的副作用。
不要去私人诊所注射疫苗。
不注射疫苗会更安全吗?
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只是一个很低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到二,放弃接种是不明智的,接种疫苗让孩子更安全。
有些没有必要的疫苗可以不种。因为疫苗接种本身就是一个轻度感染过程。每打一次疫苗就会人为地给身体加重一次负担,频繁接种势必会产生问题。各地应根据当地的疫情流行状况和孩子健康状况,来调整疫苗接种的品种,而不是全国一个大处方。
疫苗品种的增加意味着国家科技的进步,不少发达国家的儿童疫苗接种种类比中国的还要多。虽然接种疫苗不能防治百病。但疫苗仍然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最佳方式。
日本如何对待疫苗注射的问题?
1、日本疫苗接种以自愿为原则。
日本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婴儿出生后2个月就要注射一系列疫苗,预防天花、脑膜炎、肺炎和流感等。但曾存在管理漏洞,并被逐利的医药公司所利用,让一些有问题的疫苗通过审查投入使用,结果导致一些人因为接种问题疫苗染上了乙型肝炎等。受害者们联合起来,将当时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和科研机构告上了法庭,从而迎来了日本疫苗管理新规定的出台。
2、自费类疫苗的副作用会在宣传手册中有明确的说明。
2011年,在日本曾经发生了几起婴幼儿在接种美国公司的小儿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法国公司的疫苗后1-3天内死亡的事件,厚生省立刻停用了疫苗进行死因调查,经过20天的调查审核没有发现疫苗和儿童死亡病例之间存在关联,宣布恢复该疫苗的使用。
3、检验严格并跟踪调查
对于疫苗的检测则非常严格,必须由多家科研机构和临床试验都证明安全有效后,再投入使用。日本厚生劳动省会召开确保疫苗安全对策会议,制定出如何降低疫苗副作用的方针,并在疫苗进入市场后,进行跟踪调查再次确认其安全性。1996年,日本政府又修改了《药剂法》,规定疫苗接种相关部门有义务遵守医药品实验标准,并在药物上市后继续收集相关信息并上报。
4、制定完善的疫苗等药物突发事故的对策。
日本《预防接种法》两次就国家责任部分作出修改,采取结果责任原则,规定无论过失如何,只要厚生劳动大臣能认定损害发生是由预防接种导致的,都应给予受害者一定补偿,包括医药费、住院津贴、残疾儿童养育补助或残疾人补助、一次性死亡补助、丧葬费等。从而,最大化地保障日本民众的利益。
疫苗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有哪些?
主要由于疫苗的大规模应用,曾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几种重大传染病已经或即将被彻底消灭:
1. 曾于1900年到1980年间在全球共杀死5亿人的天花在30年前已经被彻底根除。
2. 脊髓灰质炎在全球的发病率已下降了99%,在西半球已完全消灭,在2006年全球报告病例数已降至2千以下。到2008年,此病只流行于四个国家,有希望在数年内在全球彻夜根除。
3. 人类消灭传染病的下一个目标是麻疹。麻疹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已经得到控制,在非洲的死亡率也下降了90%。
疫苗代表了生物医学的最高境界:预防疾病。2008年,全球有超过1亿婴儿接种了疫苗,创历史最高纪录。疫苗目前每年使300万人免于死亡,75万儿童免于残疾。
据估计,一个贫困国家的儿童进行基础免疫接种最少可能只需花费5美元,就可预防多种传染病,其中不少是可能致命或严重致残的。将慈善基金用于购买疫苗以救济穷人,往往几角钱就能挽救一条生命,能以很小的投入造福最广大的群众。
对于公共卫生来讲,疫苗接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之一。很多人在谈及疫苗的贡献时都会无比激动。比尔•盖茨曾说,50年来,幼儿每年的死亡人数降低了一半,降至每年1千万,这是“最令人惊异的统计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