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日本邦小编看日本动漫,总是很羡慕日本的小朋友出去野餐时,可以带着一份妈妈精心准备的、用漂亮的手绢包好的便当。总想学着自己包一盒零食,在那时候简单的思维里,觉得充满了仪式感和归属感。
一个在日本留学了一年多的中国女生就这么讲过一件自己最初对日本人感觉最吃惊的事,不是社会秩序或交通工具等大事,而是当今时代的日本人无论男女,人人都随身带手绢的生活习惯。
她刚到日本不久的时候,一次在大学的洗手池里洗完手,别人都纷纷掏出手绢擦手,只有她提着两只湿手尴尬的站在那里,不知道是该甩干还是在衣服上抹一抹擦干。
一个日本男同学临走时甩给她一句:“不用手绢的女生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带手绢的女生不可爱哦。”女生张大嘴巴愣在那里。
日本男生没有恶意,女生后来在心里感谢他给自己敲了警钟。俗话说“入乡随俗”,在日本人人都随身带手绢的社会氛围下,不带手绢的人自然会遇到尴尬的场景。
手绢对日本人来说非常重要,洗完手没有烘手机的情况下会很自然的掏出手绢擦手;突然得到了一点小零食或者分享纪念品时,会从口袋里掏出一枚手绢,郑重地包起来装好;有的学生课间肚子饿了会从兜里掏出一个三角形的物体,层层打开后你会发现里面是一个早上妈妈给捏好用保鲜膜再用手绢包起来的饭团;手绢可以流汗时擦汗,流泪时拭眼角,打喷嚏时掩嘴,轻微感冒时擦一擦鼻涕,出血时绑起来止血,阳光强烈时系在脖子上防晒,女生绑在头上或者提包上又可作为服饰的点缀。
小小一枚手绢的用途千变万化,难怪日本人如此热爱手绢。
其实在日本,全民都在用手帕哦!
2010年有人以“你会随身携带手帕吗?”在日本做了调查,发现,日本有一直随时携带手帕习惯的人超过70%(1位),从未带过手帕的人只有不足2%。(5位)
天热时,他们用手帕擦汗↓
吃饭时,他们把手帕垫在餐盒下↓
有人哭的时候,还可以借给对方擦眼泪↓
更有各种影视剧桥段,留下一面手帕,为了“再见一面”↓
电影《幸福的黄色手帕》剧照
注重环保的日本人,推崇手帕能反复利用的低碳属性
一物多用的手帕,日常擦拭、垫物、包装都能轻松应对,还可以作装饰,配合穿搭。一些带扣环的手帕能用作瓶套、小收纳袋。对于家里存放的季节性装饰或者易碎瓷器,手帕也可以作保护性的包装使用。在紧急情况比如止血、急救的时候,手帕也是可以救命的!
追求细节品质的日本人,将手帕看作一件艺术品。
手帕还有一个孪生姊妹,手拭巾,后者在日本也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手拭巾是一块不车边的棉布,尺寸比一般随身携带的手帕更大。平时可作头巾或领巾,亦可包装礼物,避免浪费纸张,环保美观。
还可以铺在桌上当桌垫,或者盖家电沙发收纳箱的防尘罩,做包的材料、洗碗巾等等。如果想要详尽地了解,日本人还会热情地给你推荐一打专门介绍手帕相关的书,除了介绍手帕的来历和风情外,还有手拭巾包装教程,巾柄图案设计等等。
日本人的手绢颜色、质地和图案多得让人目不暇接,和衣服一样分时间场合和心情使用,每个人都有很多枚手绢。在日本表达感谢和惜别时最常见的赠礼之一就是手绢,一般都是名牌,有的厂家还给免费刺绣名字。
手绢用途多,贴身携带能够提醒人想起送给自己这枚手绢的人,因此日本人习惯互赠手绢,特别是工作年数长的女人每个人都一定有一堆用不完的名牌手绢。
手绢的四方空间里折射出无限风情。设计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位,手绢的整洁程度透露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难怪在日本不习惯随身带手绢的女生不会被当成女生尊重,让男生一点也不来感觉。
在日本,男士用手帕也表示一种礼仪和洁净。对于鲜少用手帕的我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要是看到一个成年男人掏出一块花花绿绿的手帕擦汗,会不会觉得辣眼睛……?
其实可以说,使用手帕的习惯,可以体现一个人优雅、细腻和安适的气质。
在日本有绅士风度受女人欢迎的好男人的手绢既要有清洁感有品位,又要熨得平坦叠得工整。日本有位叫做齐藤佑树的棒球选手就因手绢而一举扬名。
在2006年夏天的甲子园比赛时,当时还是高中生的他在赛场上拿出叠得整整齐齐的蓝手绢擦汗的场景被媒体捕捉到,因为他英俊的外表再加上让人感觉清爽舒服的动作,被媒体赋予了“手绢王子”的称号。他擦汗的举动迷倒了无数人,他使用的手绢品牌商沾他的脚光卖出了价值三亿日元的蓝手绢。
手绢对日本人来说,贴身度仅次于衣服,难免让人从小小四方偷窥到个人隐私,由此联想到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