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上日本邦

新锐日本建筑师原田真宏:建筑是对自然的呼应

“建筑和自然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要我对其下一个定义的话,那么在做一个建筑其实就是在做一个崭新的自然。”生于1973年的日本青年建筑师原田真宏做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大师之旅”新锐建筑师讲演会上这样说。

原田毕业于日本芝浦工业大学,先后在隈研吾建筑事务所、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艾里阿斯·托哈斯·图尔、矶崎新设计室等世界知名设计公司任职。在2004年,他与妻子原田麻鱼共同创立了以富士山为名的Mount Fuji建筑设计工作室。创业至今,他所接手的最大项目的尺度或许甚至不能和中国当下同龄建筑师的日常作业相比;但是,他却从一座座或基地狭小、或地形奇特的私人住宅设计中确立了自己的风格。

船、车、父亲的宅

说起来,原田的建筑生涯和交通工具脱不开关系,也和自己的父亲脱不开关系。原田的父亲是一位船舶设计师,而他从小就觉得船只看起来要比城市的建筑更顺眼,因为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船必须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它能把东西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这是它的功能性,是它的社会属性。但是船只又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它能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自由航行,那它与大海和自然肯定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但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住宅慢慢地忘掉了自然的属性,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城市并没有达到这样一种很好的平衡感。理解了这个道理之后,我就决定做一位好的建筑师,让我们的城市和住宅在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方面能达到这样一个平衡。”原田说。

在他从西班牙回到日本之后,父亲拿出了自己本来打算买一辆新车的钱,相当于10万元人民币,委托原田造一件用来展示自己的陶艺手工品的小屋。造好以后,原田为其取名为“XXXX HOUSE”,因为整个的建筑是以不断交叠的X形的墙体结构来构成的。虽然选用最为廉价的建材,但是墙体的不断的折边,在起到加固作用的同时,也让这座小房子的空间充满趣味性——自然光投入折边的间隙形成斑驳交叉的视觉效果,两侧的大面积玻璃还能展现院中即景。

《新锐日本建筑师原田真宏:建筑是对自然的呼应》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