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上日本邦

日语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第一人称?!

日语中诸如「私」「俺」「僕」「わたくし」等表示第一人称的词有很多,究竟是为什么?

 

 

现代汉语中,除了“我”以外,还有比较通俗的“俺”、“咱”。但这些似乎都没有日语中那种“「僕」表示男性的自称,「あたし」仅限于女性使用”的规则。

 

不过,追溯到古代,或者电视里经常放的“宫斗剧”,你会发现深宫里还是有很多第一人称的,例如:朕、本宫、臣妾、奴婢、咱家…这些都是根据身份来选择第一人称的。但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却没有这么丰富了。 

 

日本幕府时期,也有根据身份来决定第一人称的。大名对自己的称呼为「余」,武士为「拙者」,而商人则称自己为「手前」或「あっし」。

 

目前日语中也有很多表示第一人称的词语,在现代日语中已经不常使用了,如「おれっち」「おいどん」「せっしゃ」。其实,连日本人都对第一人称的词语数量都难以把握。使用不同的第一人称,给人的印象差异也是非常大的。 

以男性为例,说「私」的话,给人的感觉很正式,多用在商务场合;「俺」则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僕」就显得小年轻小可爱。所以说,日语中的第一人称并不仅仅是一个“记号”,而是本身就具备不同的意思在里边。

 

 

由于日本人非常重视“对方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因此这种文化就塑造了日本多种多样的人称代名词。第一人称作为表达自己立场的一种工具,从而形成了日本人的“独自哲学”。

 

 

前边虽然提到「俺」为男性用语,但也有女性喜欢用「俺」来强调自我。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选择表示“我”的称呼时,说话人自己选择对自己的称呼,而他人没有必要去否定对方。长此以来,第一人称的种类很自然地逐渐增多,这便是日语中第一人称多样化的一大原因吧~

最后,附上日语中常见的第一人称:

1.わたし(私)

 
这是日语中“我”的最普通的说法。它基本上不受年龄、性别的约束。わたし比わたくし更通俗、常用。


2.わたくし(私) 


也是常用的说法,但比わたし郑重。在比较郑重、严肃的场合或对身份比自己高、资历比自己深的人说话时使用。

3.あたし 


是わたし的音变,语气比わたし更随便一些。这个词曾经是男女共用的词汇,现代基本上成了女性用语。

4.ぼく(僕) 


是男子对同辈或晚辈的自称。不如わたし郑重,给人以亲近、随和的感觉。古代读成やちかれ,是表示自谦的第一人称代词,起初男女通用,从明治时代起,学生们开始读成ぼく。


5.こちら

 

强调说话者自身或自身一方的情况时使用。一般用于介绍别人的时候。


6.あっし

 

比わたし俗。是木匠、瓦匠等的男性手艺人的用语。给人以洒脱、豪侠的感觉。


7.わし 


是わたし的音变。语感比おれ略郑重一些。江户时代曾是女性对亲密者的用语,现代已经成为了年长的男性或相扑界人士在同辈及晚辈人面前的用语。


8.わっち

 

是わたし的音变。比わたし俗。曾是木匠、瓦匠等手艺人的用语。


9.おれ(俺)

 

俗语。是关系密切的同辈男性之间或在身份低的人面前的用语。


10.おいら

 

是おれら的音变。现代通常是男性用语,语感略比おれ俗。


11.こちとら

 

同おれ和おいら。较俗,有尊大语气。


12.それがし(某) 


古语,有尊大语气。这个词是在日本镰仓时代以后才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本来是男性自谦语,后来作为尊大的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13.おら

 

同おれ和おいら。江户时代的女商人也曾用这个词自称。


14.身共(みども)

 

文语。过去武士阶层中同辈之间或在晚辈面前使用。语气郑重。


15.小生(しょうせい)

 

书信用语。男性自谦用语。


16.愚生(ぐせい)、迂(うせい)同小生。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